完善安防建设。一是加强人防力量。全县中小学配备专职保安56人,兼职保安176人,学校食堂从业人员141名,均持证上岗,中心校以上学校均设有心语室和卫生室,配备专兼职心理辅导员102名、卫生保健员110名。二是强化物防配置。全县中小学配备灭火器3500余个,拨付专项资金为各校补充配备钢叉、警棍、金属探测仪等安防器械共1573件。三是提高技防水平。2019年,投资100余万元为全县所有中小学及幼儿园安装了一键式紧急报警系统,实现了与公安系统联网。投入80余万元补充和升级校园安防视频系统,全县各中小学安装摄像头共计2855个,基本实现校园监控无死角、全覆盖。
夯实安全责任。一是夯实县局监管责任。成立以教育局长为组长,班子成员为副组长,综治办及相关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分工明确,责任界定清晰,按照
“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的总体要求,相互配合、统筹规划、安排指导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安全工作的整体实施和推进。二是夯实学校主体责任。各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校园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对标《中小学校岗位安全工作指南》,进一步明确学校的主体责任,校长的第一责任,主管领导的直接责任和全体教职员工的“一岗双责”责任。层层签订年度安全岗位责任书,实行责任追究,责任倒查,形成了“人人有责任、事事有人管”的校园安全网络。三是夯实家庭监护责任。印制《家校安全协议书》,每学年开学初发放到每一位学生及家长手中,《协议书》系统介绍了各类突发事件的基本处置手段和程序,明确教师、学生、家长的安全监管职责和应尽义务,进一步强化了家校合作机制,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管体系。
强化安全教育。一是课程教育。按照教育部《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有计划的开展学生公共安全教育,保证法制、消防、食品、交通、传染病、防溺水、用火用电、毒品预防、欺凌防范等安全教育每学年总计不少于14课时,确保在校学生受教育率达100%。二是常态教育。认真落实校园安全教育“13530”制度,坚持每节课、每天、每周和放假前的常态化安全教育提醒。在“安全生产月”“消防宣传日”等重要时间节点,通过班团队会、集会教育、微信公众平台等途径对师生及家长进行针对性安全教育。三是技能教育。指导各校按照“一月一主题、一月一演练”的安全技能培训总要求,组织师生积极开展防暴、防火、防震、防拐骗、防踩踏、防溺水等主题应急演练活动,通过演练进
一步提高了师生自救、自护和疏散逃生能力。近期,教育系统联合公安系统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的校园防暴演练收效良好。
研判化解风险。一是县域研判。安全主管部门根据督查情况,每月对全县校园安全风险进行评估研判,针对问题苗头下发风险预警提示,并提出具体防范化解要求。同时,将校园安全及风险评估列入教育局重点工作交账任务,每月分层督导推进。二是区域研判。教育局各包片领导及股长按照统一要求,定时深入各包抓片区和乡镇进行督导检查,根据问题每月对所包抓区域校园安全进行研判评估,跟进指导,督导落实。三是校级研判。各校园每月对本校设施设备、重点人员、门前环境、网络舆情等涉及学校及师生的安全风险进行集体研判,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重大风险隐患根据要求逐层上报。
突出工作重点。一是强化隐患排查整改。本着“隐患即是事故”的理念,将安全事故预防处置关口前移,制定并下发了《校园重点部位安全风险排查指南》,指导学校科学全面排查隐患,统一了校园安全排查台账,规定了排查的部位、时限、方式、内容等,建立健全了隐患排查、整改责任追究制,实行谁排查,谁签字,谁整改,谁负责制度。二是狠抓溺水防范教育。夏季高温天气来临,在教育局的统一安排下,各校园深入开展了防溺水主题教育,通过教育让学生明白私自下水的极端危险性,掌握预防溺水相关知识和遇险逃生技能;下发预警提示和《防溺水给全县广大家长的一封信》,要求家长切实承担起学生离校后的看护责任,使预防溺水意识深入人心、家喻户晓;联合当地政府和相关
部门在辖区水域悬挂标语、横幅,提醒广大学生不私自下水;联合县移动公司,在考试后和暑期中分3次发送短信提醒,提醒广大学生和家长远离危险水域,负起监护职责。三是严格防范校园欺凌。成立县、乡、校各层次防范校园欺凌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学生首见首闻报告制》《教职工第一时间负责制》和《全县教育系统预防校园欺凌工作方案(试行)》《关于集中开展预防校园欺凌专项治理活动的通知》等制度性、指导性文件。建立应急处置预案,明确人员职责,设立校园欺凌投诉箱,公开举报电话和邮箱。通过专题讲座、主题班会、签字承诺等形式开展专项教育,在班级中设立“安全员”,开展管制刀具收缴和矛盾隐患排查化解工作,设立班级和学校层面的矛盾调解机制,建立重点人群档案,定时辅导谈心。通过不懈努力,一年来,全县无恶性校园欺凌事件发生,学生矛盾冲突事件大幅下降。四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制定印发《三原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三原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课程培训项目实施方案》等文件,从2021年起,每年至少列支100到200万元,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项经费,用于心理辅导室建设、师资培训、宣传教育等。五是高度关注建党100周年大庆和十四运期间安全防范工作。为切实做好迎接建党100周年大庆和十四运期间系统安全防范工作,确保关键时期全系统平安稳定,依据省、市、县相关会议要求,教育局专题下发了《关于切实做好教育系统安全防范工作的通知》,召开专题会议,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负责同志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排查风险隐患,整改存在问题,防范重点人群,做
好全面管控,从讲政治、讲大局的角度切实履职担责,确保党的百年大庆和十四运期间教育系统安全稳定。同时,依据校园安全常规要求,积极抓好食品、消防、交通、危化品管理及门禁值班等各项校园安全工作。
开展综合治理。近年来,在公安、卫健、市场、水利、消防、司法、住建、交通、文化等校园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成员单位及各镇办的大力配合和辛勤努力下,全县校园周边安全隐患得到进一步治理,校园内外综合安全防范能力得到进一步强化,校园门前安全治理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社会反响良好。一学年来,教育系统联合市场、市容、公安等部门对城区学校周边流动摊点进行了2次集中治理,清理流动占道违规小摊点100余家;联合公安、市容、市场、文化、消防等部门督查和规范了学校门前商户经营行为,对学校门前违规存放的电动车进行了集中清理;联合公安、司法、消防、禁毒等部门深入校园普及安全知识21场次;同公安部门联合成立了“护学岗”,重点时段,重点路段“三见警”得到落实;联合镇办及当地村组,为学校开辟了门前缓冲区域,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校园安全大格局逐步形成。
严肃督查问效。针对校园疫情防控、欺凌防范、食品安全、手机管理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重大、敏感安全问题,采用“四不两直”、“双随机,一公开”等方式定期和不定期深入学校督查,发现问题现场督办,下发问题督办单,并跟踪问效。一年来,下发各类安全问题督办单50余份,整改安全问题130余条,确保了全系统平安稳定。